2月2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里商乡的一名小朋友参加里商仁灯元宵巡游。当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里商乡举行2023元宵节花灯巡游,为当地山乡增添了热闹的元宵氛围。2月2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里商乡的村民参加里商仁灯元宵巡游。当日,浙江省杭州市淳
在山东枣庄峄城区阴平镇石泉村粉皮晾晒场,现场一片忙碌,一张张粉皮好似从蓝天上揭裱成无数个乡村致富的幸福“圆圈”。枣庄的石泉粉皮制作技艺历史悠久,鼎盛时期家家种地瓜、户户做粉皮。“一张张又圆又薄的粉皮,铺就一张乡村致富的地图。
当日,数十名织锦女工在湖北省来凤县龙凤文化中心广场现场进行“西兰卡普”制作,普及非遗文化。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加强对“西兰卡普”的保护与传承,围绕“西兰卡普”传统技艺打造文化旅游产品,促进土家族传统技艺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息陬镇一张曲村非遗传承人牛成路介绍到。除了布老虎非遗传承人的身份,牛成路带动周围60余人就业,年产量达2万只,用“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一张曲作坊的固定工人有20人,为增加村民就业致富,助力非遗脱贫,牛成路还把手工活分给周围村民,一些村
如今,贵州黔东南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节日和农耕文化为代表的苗年、侗年、苗族姊妹节等乡村特色文化活动,既展示了民族特色文化的超凡魅力,也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孕育出“村BA”“村超”“村歌”等“超颜值”文化。
邱敬双代表表示,传统纺织技艺承载着古代农耕科技、艺术、民俗、信仰等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此,邱敬双代表建议,应大力实施“非遗+”工程,促进传统纺织技艺传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非遗+扶贫”,促进传统纺织技艺非遗资源合理配置与高
文化进万家”2020年安徽省乡村春晚杂技专场文艺演出在阜阳市临泉县长官杂技小镇举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临泉的杂技表演团体已遍布全中国。如今,全县杂技从业人员超过2万多人,每年各杂技团队演出300至1000场次不等,年收入近5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和“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相关的文化产业,成为乡村发展赋能的重要力量。在一些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非遗+旅游”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魏鹏举强调,基于非遗特色发展的乡村文化产业,必须首先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下足功夫。
乡村博物馆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输出口,在武义县新宅镇有这样一家乡村博物馆位于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依托老建筑打造成名人纪念馆、非遗展示馆和抗战主题馆等,是浙江省第一家集聚性的乡村博物馆,也是武义县海拔最高的文化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