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国潮、民俗……看这里如何玩转“西北的年”

资迅| 2024-07-11| 0

新华社银川2月11日电(记者马思嘉)大年初一晚,位于宁夏贺兰山脚下的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锣鼓喧天,花灯、激光、烟火点亮夜空,游人扶老携幼漫步其中,在皮影戏、巡游社火、大马戏、国潮灯会中度过欢庆时刻。

“和在家看电视相比,在小镇里更能感受到传统年味和热闹氛围。”宁夏银川市民陈女士说,他们一家四口提前两周预定了小镇的温泉旅馆,她的一对儿女都在小镇内的换装馆换上华服,拍了不少照片。

小镇内,一换装馆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节期间,顾客数量较之前明显增多,店内也配合小镇的花灯风格上新了汉服服饰和头饰,以喜庆的红色为主,兼顾保暖性。“以前顾客大多是年轻女性和小朋友,现在体验汉服妆造的男性和父母辈也在增多。”该负责人说。

过年非遗表演节目_非遗 过年_过年非遗有哪些

在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游客在观看演出。新华社发

小镇典农古街两边是游人如织的店铺,一道木桥悬于上空,备受游客喜爱的“无漏和尚”漫步其上,在独白和音乐中结束了三分钟左右的演出。不少游客要求与他合影。“合影的时候特别开心,但是导演说我这个角色不能笑也不能说话,只能‘憋出内伤’。虽然没有回家过年,但是和游客在一起,把传统文化之美传递给他们,我觉得很有意义。”扮演“无漏和尚”的刘文瀚说。

在小镇内一处舞台上扮演“瘟婆婆”的马晓霜也没有回家过年,她身着艳丽彩衣,手拿扫把,与台下观众互动,不停地用宁夏方言“爆梗”送祝福,引得观众阵阵哄笑。“人多紧张?不存在的。我觉得自己大放异彩!看到游客开心,我就更开心了!”她说。

非遗 过年_过年非遗有哪些_过年非遗表演节目

马晓霜在化妆间为表演做准备。新华社发(唐紫宸 摄)

为了给游客传递更多有价值的内容,马晓霜自学了不少年俗相关的知识,还跟小镇内的非遗类演员学唱民歌“花儿”。“那些老师太厉害了!这也驱使我不断学习,掌握真本领才能更好地回馈观众。”她说。

春官赐福、塞上蹦迪、年俗大戏《故乡的年》、民俗婚礼《山河人家》……“看见贺兰”媒体宣发负责人易珊珊告诉记者,运营团队深度挖掘宁夏在地民俗文化,打造系列演艺活动,就是为了让游客感受到“西北的年”。据她介绍,除夕到大年初一两天,小镇接待游客人次左右,预计节假日七天接待量在人次左右。

非遗 过年_过年非遗有哪些_过年非遗表演节目

在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一场场年俗大戏正在上演。新华社发

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的春节活动,是宁夏“非遗过大年”文旅系列活动的缩影。宁夏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的《朔色长风大美银川》沉浸式演艺、新春游园灯会、秦腔艺术巡回展演、非遗系列作品展和贺兰砚制作技艺展等,皆让游客体味到了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春节。

此外,宁夏文旅厅联动各市(区、县)打造“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从农历腊月初八持续至农历二月初三,策划推出八大板块200余项活动,发放5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推动春节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文化“火”起来、年味“浓”起来、市场“旺”起来。

在宁夏老工业基地石嘴山市,举行了第二届非遗美食节暨非遗文创产品年货大集活动。活动现场,包括黄渠桥爆炒羊羔肉、扁豆凉粉在内的20余种非遗美食满足群众的味蕾,30余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剪纸、葫芦烫画等非遗手工技艺。宁夏中卫市2024年非遗游园会、固原市“民俗盛宴·喜闹元宵”活动正陆续举行,吸引游客和市民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年味。(参与采写:唐紫宸)

:;:;:2024-02-11;:许莹莹;file:;:29;from:新华社;:2024-02-1115:53:14;

相关推荐

非遗文化中的国色天香—绒花,创新与文化传承,"飞入"寻常百姓家

绒花,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在今天又焕发出新的光彩。传统手工艺品的延续重在守正创新,是将多元文化与工艺相结合。工艺美术是流传于民间,在竞争、冲突与融合下推动向前的活物,而不应只是被收藏在博物馆里,这对传统手工艺来说无异于抹杀。

资迅 68 2025-06-18

带你看除了簪花、点茶,还有哪些不能错过的城市非遗?

每一座城市,都隐匿着独属于自己的非遗珍宝,等着我们去发掘和感受。有着“东方水城”美誉的苏州,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光彩照人。这些非遗项目不但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精华,更是咱们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成果。让我们一同去发掘并感受这些非遗文化,领

资迅 139 2025-06-17

非遗传承人:木偶戏背后的匠心坚守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高腔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情感,正因此在当代生活中焕发着新的生机。这个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和情感的交汇。杨百能日复一日的教导,不仅让这门艺术得以传承,更赋予了它生命的内涵。他明白,这不仅是对父辈手艺的传承,也

资迅 67 2025-06-16

【中国非遗】中国44项非遗名录1

中国44项非遗名录144项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昆曲,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古琴艺术,2008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资迅 71 2025-06-15

探访黄河展馆,感悟文化传承

共绘传承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文化馆,探索黄河流域文化,发掘传统精髓的神韵魅力。晨光熹微时,“賡织”——守艺人非遗传承实践团来到黄河文化馆,在展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进入的展馆进行参观。随后,实践团顺着黄河在东营流过的痕迹先后参

资迅 63 2025-06-10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