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日前发布“第一批上海市非遗传承人社区传承工作室”名单。长宁的华兴富撕纸保护传承工作室、胡佩群西郊农民画保护传承工作室、张书嘉海派面塑保护传承工作室、陆炯海派石刻保护传承工作室上榜。
据了解,社区工作室由上海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相关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签约成立,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同各区文化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中心负责社区工作室的设立、管理,以及相应的业务工作指导。社区工作室日常工作要求突出“扎根社区内”、“生活化传承”这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基本概念,并常态化地开展项目在上海市基层社区的保护传承工作。
华兴富撕纸保护传承工作室
华兴富:1946年生,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从事撕纸艺术三十余载,长期潜心于民间剪纸撕纸创作教学和技法创新。对濒临失传的古老民间艺术撕纸情有独钟,倾心吸纳传统艺术,从剪纸中汲取营养,沉醉于“迁想妙得”、借物抒情的感悟探索,信手将原纸张上的色彩与作品糅合,心识手应,随机即兴发挥,徒手撕出充满着乡土味情趣的传统花鸟图案和现代多元题材。
撕纸:以撕代剪,通过手撕、折叠、粘贴而形成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工艺美术品种,是由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派生出来的,都属于民间剪纸范畴,是剪纸同源分流的艺术形式。撕纸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以手指代刀、即兴创作,其灵活的创作过程很容易体现作者的风格,透露出一种原始古朴,浑厚苍老的韵味。
华兴富撕纸保护传承工作室:签约单位为新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工作室成立的目的是将海派撕纸发扬光大。华兴富老师花了三年时间手写了《撕纸画技法》,并走进院校、培训班和社区,将撕纸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为了方便大家更容易接受和学习,他自创了撕纸的口诀,把撕纸的步骤总结成一想、二撕、三折、四挖、五摘、六扯、七裂、八修。
胡佩群西郊农民画保护传承工作室
胡佩群:市级传承人,1970年生,是“西郊农民画”主要创始人之一。胡佩群毕业于华东师大美术系。多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常年坚持创作具有西郊农民画特色、反映时代生活的画作,本人及其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市级的奖励。上世纪80年代,她受恩师高金龙影响参加农民画研究班学习,期间创作的一批西郊农民画作品,参加“江南之春”赛事获奖,作品随中国民间艺术品参加世界巡展,“西郊农民画”画作远销美国和日本。胡佩群近年来精心研究“西郊农民画”的创作并致力于“西郊农民画”的普及和传承工作。
西郊农民画:西郊农民画起源于新泾地区曾经盛行的纺织业蜡染绘画、手绘年画、灶头画等民间实用美术,后在实用美术的基础上开发延伸,以高金龙、胡佩群为主的新一代农民画家采用墨汁、颜料、纸本等材料,创作一系列以农民田间劳作、民俗风情为题材的画作,形成西郊农民画。
胡佩群西郊农民画保护传承工作室:签约单位为新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胡佩群近年来精心研究“西郊农民画”的创作并致力于“西郊农民画”的普及和传承工作。胡佩群希望通过工作室,让更多人了解西郊农民画,喜欢西郊农民画,并以此贴近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张书嘉海派面塑保护传承工作室
张书嘉:张书嘉十岁起师从面塑大师“面人赵”之女赵凤林,成为非遗“面人赵”第三代传承人。200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成立书嘉手艺中心。她以保护传承面塑为基石,在研究阐发、教育普及、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逐步摸索开辟了一条非遗传播传承创新之路。开设“创意面塑”兴趣班,参与举办“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商圈”等系列项目。
面塑: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
张书嘉海派面塑保护传承工作室:签约单位为天山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目前,工作室已与十多所中小学展开了课程合作,先后进入了社区、学校、商圈。张书嘉结合自己长达近30年的面塑制作经验,打破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更多以非遗+概念将传统手工和现代需求相结合,非遗面塑+创意故事、+表达力、+艺术心理等,并不断尝试作品的跨界合作,非遗面塑饰品、非遗面塑动画、非遗面塑MV,为传统手工注入更有想象力的跨界合作与再创造。
陆炯海派石刻保护传承工作室
陆炯:作为新世纪培养出来的新一代的特种工艺工作者,他1994年从父学艺,在其父亲的指导下学习砚刻技艺,同时还向李铁民、刘硕识等海派砚艺大师求教,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学习传统的同时,陆炯在技法上不断探索创新,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近年来在全国一系列大赛中连连获奖,引起全国藏家及同行关注。
海派石刻:以石头为原料,用雕、刻、塑等手法使之成为兼有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的器物,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在上海长宁区以砚雕、石壶雕和小型石雕工艺品为主,雕刻者借写实造型艺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陆炯海派石刻保护传承工作室:签约单位为江苏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工作室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鹿园”。工作室里石砚雕刻印章类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古朴生韵,墨香翰林味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是石砚、印章雕刻的商铺、工作室,更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写实石砚雕刻技艺”传承基地。
下一篇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日前发布“第一批上海市非遗传承人社区传承工作室”名单。华兴富:1946年生,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