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中国44项非遗名录1

资迅| 2025-06-15| 0

中国44项非遗名录1

The List of in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更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卓越的创造力,精心编织出一张绚烂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网。44项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承载着先民们的生活智慧,更传递着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昆曲

昆曲,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它起源于元末明初苏州昆山,原名“昆山腔”,经魏良辅等人改良后成“水磨调”。代表剧目丰富,如《牡丹亭》《长生殿》等。昆曲对众多剧种影响深远,被尊为“百戏之祖”,传承着中国传统戏曲的文化精髓与艺术魅力。

古琴艺术

Art

古琴艺术,2008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有三千余年历史,造型优美,音色丰富。演奏指法多样,曲目如《流水》《梅花三弄》等经典。它承载传统音乐文化,彰显古人智慧与审美。

二十四节气

-Four

二十四节气,2016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是上古农耕文明产物,依据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包含立春、雨水等。能指导农事,蕴含天文、气象、物候知识,体现古人智慧与传统文化魅力。

蒙古族长调民歌

Long Song

蒙古族长调民歌,2008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节奏自由,旋律悠长舒缓,多为上、下各两句结构。歌词内容丰富,涉及草原生活。它是蒙古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与情感。

如今,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失传的严峻困境,这亟待我们每一个人齐心协力,共同肩负起保护它们的重任。

相关推荐

【中国非遗】中国44项非遗名录1

中国44项非遗名录144项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昆曲,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古琴艺术,2008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资迅 81 2025-06-15

中国非遗产物质文化(非遗产物质文化传承的意义)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将中国的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4中国篆刻 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1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

资迅 19 2024-01-28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