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美术与技艺·浙江省(下)

资迅| 2024-01-28| 0

简介摘取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此致感谢。

第二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

936 晒盐技艺·海盐晒制技艺

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象山县

海南省儋州市

  晒盐是一门古老的技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密切相关。海盐晒制技艺以海水为基本原料,利用海边滩涂及其咸泥(或人工制作掺杂的灰土),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手工劳作制成盐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吹等方法,使盐卤自然结晶成原盐。整个晒制过程有十几道工序,纯以手工操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

  浙江省象山县海盐晒制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是近千年中国海盐传统生产技艺的缩影。《新唐书·地理志》等书中已有象山晒盐的历史记载。元代称晒盐为“熬波”,制盐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元代以后,刮泥淋卤和泼灰制卤法逐渐得到采用。清代嘉庆以后,象山盐业从舟山引进板晒结晶和缸坦晒结晶方法,实现了制盐工艺的巨大变革。20世纪60年代后,平摊晒法试验成功,象山的海盐生产开始采用新技术,并逐渐以机器生产代替部分繁重的手工操作,但仍保留了海盐晒制的传统手工技艺。

949 火腿制作技艺(金华火腿腌制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金华市

浙江省金华火腿以鲜艳的色泽、独特的芳香、诱人的风味、美观的外形,即色、香、味、形“四绝”而闻名天下,是我国腌腊肉制品中的精品。金华地区四季分明的亚热带气候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别具一格的火腿腌制技艺。早在唐代,金华即已有了火腿的腌制工艺。及至明代,金华火腿被列为贡品,其生产遍布金华地区的东阳、永康等地。

制作金华火腿所选用的猪有“中华熊猫猪”之誉,头颈部和臀尾部呈黑色,其余部位则为白色,俗称“两头乌”,其体型大小适中,骨细,皮薄,肥瘦适度,肉质细嫩,腿心饱满。腌制火腿时,即以它的后腿为专用原料。猪必须在立冬和次年立春之间屠宰,选用制作火腿的猪后腿要求爪白,脚直,腿形完好无损,重量在6至7.5公斤之间。金华火腿一般在每年立冬到次年立春之间以低温进行腌制,而后经过中温脱水、高温发酵等一系列工序,入伏后才最终出香成熟,整个腌制工艺精细而复杂。制作过程中以削、割、修、压、绞、敲、捧、拍等多种手法统一火腿形状,使成品形如竹叶或琵琶。腌制成的金华火腿瘦肉呈玫瑰红色,肥肉晶莹透亮,肥而不腻,口味鲜美,在自然温度下贮存三四年仍能保持原有品质。

千年的历史传承造就了金华火腿独特的腌制工艺和与之相关的饮食及地方民俗文化。1905年,金华火腿在德国莱比锡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此后金华火腿在国际餐饮业中声誉日高,成为海外华人餐饮中的高级佐料。

958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庆元县、泰顺县

福建省寿宁县、屏南县

  中国桥梁营造技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优秀的桥梁工艺。编梁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就是其中的一种,现主要流传在浙江、福建等地。

  浙闽编梁木拱廊桥历史悠久,造型丰富,数量众多,在国内同类廊桥建筑中独领风骚。编梁木拱廊桥源于唐代的木拱桥三条桥这一特殊类型,具有特殊的历史研究价值,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境内谷深涧幽,人们苦于“舟楫不通”,望壑兴叹。在此情形下,木拱廊桥便应运而生,成为山区必备的交通设施。据光绪《庆元县志》记载,自宋代以来,庆元县境内营造过各式木拱廊桥两百三十多座,目前尚存九十余座,为全国之冠。2005年9月,庆元县后坑编梁木拱廊桥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一等)奖。浙江省泰顺县目前也保存着大量的编梁木拱廊桥,其中15座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些木拱廊桥中,以明代隆庆年间的溪东桥历史最为悠久。

959 石桥营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绍兴市

浙江省绍兴市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绍兴最早见于史籍的石桥为灵汜桥,始建于越王勾践时期。绍兴石桥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共有10610座。这些桥梁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绍兴石桥营造技艺门类齐全,其中包括了石梁桥、折边拱桥、半圆形拱桥、马蹄形拱桥、椭圆形拱桥、准悬链线拱桥等各类石桥的建造技术。施工建造石桥时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从地点选择、桥型设计、基础施工、桥体结构、加工安装到石材的运输等均有系统的工序和方法。一般的建筑程序包括选址、桥型设计、实地放样、打桩、砌桥基、砌桥墩、安置拱圈架、砌拱、压顶、装饰、保养、落成等环节。

绍兴石桥营造技艺极具个性,部分石桥(如八字桥、广宁桥等)的营造技艺为国内所罕见。形式多样的石桥建造工艺构成完整而系统的技术体系,在各个不同时代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以此技艺营造的石桥一般寿命长达千年以上。绍兴石桥不但营造技艺高超,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示出极高的美学价值,它在环境布局、结构装饰等方面所展露的美感令人充分领略到江南水乡文化特有的神奇魅力。“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绍兴石桥文化早已成为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市场经济时代,由于石桥营造成本高,工艺繁杂,一般建筑公司都不愿承建。这使得绍兴石桥营造工艺渐现衰落之势,传承后继乏人,积极保护这一先进的民间建筑技艺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960 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诸葛村古村落营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兰溪市

  元代末期,约公元 1350年前后,诸葛亮第二十七代孙诸葛大狮择居高隆,建立村落。其后该村日益兴旺,声名远扬,渐以诸葛姓氏冠于村名之上。诸葛村地处浙江省兰溪市,位于浙中盆地北部,冈阜起伏,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环境十分优美。村人按先祖诸葛亮所传九宫八卦模式设计村落整体布局,村内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内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村外八座小山四围环抱,构成天然的外八卦。至今诸葛村内尚有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古建筑两百多座,这些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檐牖呼应,巷道纵横,层次井然,景观多样,构成一个变化丰富、形貌奇特的建筑群落,其“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建筑风格被专家学者誉为“江南传统古村落、古民居的典范”,在中国建筑史、民俗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1996年,诸葛村古民居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60 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俞源村古建筑群营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武义县

  俞源村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武义县城西南 20公里,该村落始建于南宋,经过历代规划建设,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村中现存元代桥梁两座,明清民居一百三十余座,建筑类型包括宗祠、庙宇、店铺、私塾、书馆、花厅、民居、戏台、桥梁及古墓等多种。全村古建筑分上宅、下宅和前宅三大片,占地面积 3.4万平方米。

  俞源村古建筑以公共建筑最具特色,其中俞氏宗祠为全村总祠,规模宏大,构造讲究,保存完整。其他古建筑如幼儿启蒙的家训阁、供青少年读书的遗安堂、赡养老人的养老轩、村民娱乐的藏花厅、举办喜事的堂楼厅、祈梦圆梦的洞主庙及客栈、药店、作坊等也都各有特色。俞源村俞氏家族世代书香,耕读传家,明清时期共出进士、举人 68人。家族内部十分注重对族人的教育,多数民居内设有书房、书馆,村中另建有专设私塾两处。此外,俞源村古建筑内还保留着大量的壁画,题材广泛,笔致流畅,体现了村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俞源村古建筑群被誉为“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的辞典”,它是武义俞氏历代祖先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俞氏家族精神的物化表现,具有建筑学、民俗学及社会文化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960 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东阳卢宅营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东阳市

  卢宅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城东,是一个大型的明清住宅建筑群,占地面积 2.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 69万平方米。肃雍堂轴线是卢宅的主体建筑,前后九进,纵深 320米。东侧与肃雍堂轴线平行的前有世德堂轴线前后四进、树德堂轴线前后三进、大夫第东吟堂轴线,中有大雅堂轴线(善庆堂、惇叙堂),后有爱日堂三进。西侧与肃雍堂轴线平行的有存义堂前后二进及忠孝堂、铁门里、慎修堂。南面临街的有东西荷亭书院、茂槐堂、方伯第冰玉堂。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卢宅都堪称是东阳厅堂建筑的博物馆。其中的古建筑风格多样,别具特色,如肃雍堂宏敞肃穆,树德堂高大巍峨,东吟堂小巧精致,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建筑理念和文化思想。其建筑形式也异常丰富,仅屋顶就有多种悬山和硬山式,既代表了不同的等级,也增加了建筑形式的变化。

卢宅的府第厅堂院落重重,雕饰华丽,融东阳木雕、石雕、砖雕及彩绘艺术于一体,其中尤以木雕艺术最为突出,各处的梁枋、斗拱、雀替、门窗格扇等均雕刻精美,显示了高超精湛的手工技艺。

960 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浦江郑义门营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浦江县

  郑义门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郑宅古镇。北宋初年,河南新郑的郑氏先人辗转来到浦江白麟溪畔定居,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浦江的郑氏家族长期聚居,在发展过程中恪守儒家行为规范,至元末明初达于鼎盛,多次被朝廷旌表为“郑义门”、“孝义家”、“九世同居”等,成为当时以儒治家的典范。

郑义门古建筑群中的郑氏宗祠占地五千多平方米,共有两弄 64间,分设门廊、师俭厅、中庭、有序堂、拜厅、听训堂、会膳厅、寝室、粮仓、制膳房、总理室和厢房等,规模宏大,功能齐全。师俭厅前后庭院中有元代古柏 9棵,粗可合抱,枝若苍虬,传为明代浦江著名文学家宋濂手植。师俭厅内挂有朝廷颁发和历代名公巨卿题写的匾额楹联,其中包括明代洪武年间颁赐的“孝义”、“江南第一家”匾等。四壁有碑记多方,元代大臣脱脱书写的“白麟溪”碑即在其内。

郑氏宗祠不仅是郑氏家族举行典礼、祭祀先人、训诫子孙、议事集会的场所,还是族人听训和进餐的地方,在浦江郑氏家族的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郑义门古建筑群在建造思想上融古代建筑理念、传统民俗和儒学文化为一体,其中留存的文物古迹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同时还反映着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礼仪治家的历史状况,在中国伦理史、社会史、宗族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15 剪纸·浦江剪纸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浦江县

浦江是浙江乃至中国最早流行剪纸的地区之一,进入清代以后,地方戏曲在浦江空前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浦江乱弹,受其影响,出现了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浦江戏曲人物剪纸,经长期发展,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剪纸类型——浦江剪纸。民国以来,浦江剪纸行业产生了十几位代表人物,先后传承,技艺相沿至今。浦江剪纸情调高雅,图案优美,风靡江南一带,逐渐成为南方剪纸的重要风格流派和典型代表。

浦江剪纸造型独特,手法多样,阴剪阳镂兼施,既折叠又衬色,匠心独运,其艺术风格可用“清新秀丽,精巧柔美,内涵丰富,形象生动,构图别致”二十个字加以概括。浦江传统剪纸题材广泛,其中以戏曲人物最为突出,作品多取材于婺剧、越剧等地方戏曲和历史故事。

浦江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地方色彩鲜明,它不仅是中国剪纸和中国戏曲研究的标本,而且还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发展与流变状况的活化石。在浦江当地,剪纸领域人才辈出,作品遗存丰富,为世人所瞩目。1993年,文化部命名浦江县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随着时代的变迁,浦江剪纸日渐消亡,目前当地能制作剪纸的艺人已寥寥无几,技艺传承危机重重,加强对浦江剪纸的保护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345 竹刻·黄岩翻簧竹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黄岩翻簧竹雕是浙江省黄岩地区民间传统的工艺品种,它始创于清代同治九年 (1870),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黄岩是国内最早创制翻簧竹雕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内目前保存这一手工艺流程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翻簧竹雕因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雕刻而得名,亦称“贴簧”、“反簧”。其工艺是将毛竹去青取簧,经过煮、压、刨、晒等工序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配上红木等其他装饰材料,制成花瓶、茶叶盒、笔筒、台屏、雅扇等各种工艺品,再在上面雕刻各种山水、人物、花鸟图案,最后形成色泽光润类似象牙的成品。浅浮雕和线雕是翻簧制品的主要装饰手法,线条粗中有细、疏密结合,能在厚度不到半毫米的簧面上表现出画面的不同层次,精致异常。

黄岩翻簧竹雕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堪称一绝。制作翻簧时保留竹节翻出竹簧,采用三棱雕刀进行雕刻,这是黄岩翻簧竹雕独有的技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黄岩翻簧竹雕陷入了老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人不愿学习继承的尴尬局面,急需有关方面大力扶持,以保护传承。

350 竹编·东阳竹编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东阳市

浙江的竹编工艺品生产集中在东阳、嵊州一带,尤其是东阳,素有“百工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东阳竹编以立体编织为主,与平面编织技艺相结合,做工精细,造型生动,色彩典雅,具有浓郁的民间美术特征,充分体现出东阳竹文化的风貌。东阳竹编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活器具,以实用功能为主;一类是立体陈设与建筑装饰,以艺术欣赏功能为主。1958年到1978年期间,东阳竹编厂并入东阳木雕厂,竹编与木雕共同生产,互相交流,彼此促进,在题材、造型、设色、趣味、风格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东阳竹编擅长编织立体人物、动物及传统竹篮等器皿类的工艺品,手工剖篾细如发线,柔如蚕丝,精编细作,逼真传神。东阳竹编产品以篮、筐、箱、箩、箕、篓、笠等生活用品最为常见,它们与烫金、印花、刻镂等装饰技艺相结合,完美地展示出竹的韵致和文化品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民间工艺研究价值。目前,东阳竹编传承人老龄化趋势明显,平均年龄在四十岁以上,而学习竹编工艺的青年人数偏少,导致东阳竹编后继乏人,传承陷入困境,亟待保护抢救。

431 制扇技艺·王星记扇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雅扇自古闻名海内,南宋时期,今杭州清泰街与河坊街之间集中了许多杭扇制作工场,彼此相连,长达二里,此处因而得名“扇子巷”。清代光绪元年(1875),王星斋在杭州扇子巷创建王星记扇庄,凭借精良的做工和独特的工艺在众多店家中脱颖而出,经过不断发展,王星记扇终于成为杭扇的代表。

  百多年来,王星记扇业艺人继承并发扬传统,汇集历代制扇艺人的智慧,发展了杭扇制作技艺,目前王星记杭扇的扇品已达十五大类四百余种三千多个花色,远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王星记扇制作工艺复杂精细,装饰更是十分考究,它与书画、雕刻、镶嵌、剪贴等技艺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扇子的艺术品位。王星记扇以黑纸扇、檀香扇最为典型,在国内外屡获奖项,向为世人所称道。

  早在清代,黑纸扇即作为杭州特产进贡宫廷,有“贡扇”之称。历代众多书画名家都曾在王星记的扇面上留下杰作,为中国文化宝库增添了重要财富。近年来,王星记扇常被用作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且为各地博物馆所收藏,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王星记制扇技艺为中国扇文化的传衍作出了积极贡献,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三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

1156 嘉兴灶头画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嘉兴市

灶画又称“灶头画”、“灶壁画”,指民间艺人用烟灰、水彩、色粉颜料绘制在乡间农家柴灶上的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纹样,是江南典型的乡土艺术。嘉兴的灶画有着独特的风格特征,并影响到周边的杭州、湖州、绍兴以及上海金山、枫泾,江苏吴江、如东等地的相关艺术样式。

在嘉兴农村,至今仍保留着使用柴火灶的习惯,农民新建一所住房,必在厨房中新建一座灶头。灶头须在主家选定的日子由泥瓦匠用青砖、纸筋、石灰砌成,灶上的灶画亦由泥瓦匠绘制。长期以来,灶画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鲜有文献记载。但从嘉兴灶头画世家第八代传人赵祥松的传承历史推断,嘉兴灶头画至少在清代中期已经流传。嘉兴灶画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前,嘉兴共有1112个村,每个村都有2—3名灶画艺人(泥瓦匠),他们在乡间土生土长,其技艺均为父子相传、师徒相授。

嘉兴灶画是以灶头为载体来完成的,民间艺人在约3平方米的灶壁上,依灶绘图,适形造型,通常会将多幅画面组合于一座灶头,使之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绘制须在灶头墙壁半干半湿时进行。一般多用白酒调制颜料,造型以黑线勾勒为主,敷以红、蓝、白、黑等色。其题材和内容大都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喜庆有余、桃李满天等,再配上福、禄、寿、喜的吉祥字样,反映着当地民众的审美观念和生活趣味。

如今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演变,农村的灶头与灶台多采用水泥瓷砖,不再绘制灶头画,同时老一辈灶头画艺人相继去世,从事灶画的民间艺人日趋减少,嘉兴灶头画的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保护。

1161 宁波金银彩绣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金银彩绣又称“金银绣”,是在丝绸品上以金银丝线与其他各色丝线绣成的带有不同图案的绣品。其既可应日常生活之需,又可做戏服和美术欣赏品。多用于官府、民间喜庆、服饰、宗教、室内陈设等方面。

宁波金银彩绣主要分布于宁波市鄞州区及其周边地区。当地自唐代以来就遍植桑梓,养蚕剥茧,有着“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宁波金银彩绣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中国刺绣的历史虽然能够追溯至战国,但作为独立的金银彩绣作品,最早的实物见于唐代的服饰。宋代以后,金银彩绣的作品实物逐渐增多。

到了清代,鄞县城内外出现了多处刺绣教坊、官营绣坊和民间绣衣、绣庄等。民国时期,宁波的海神庙、咸塘街已成为行业街道,约有刺绣店铺30—40家。20世纪50年代以后,宁波地区曾有绣品合作社、绣品厂等生产金银彩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

宁波金银彩绣的主要技法以“盘金(银)”和“填金(银)”为主,充分调动材料的特性与工艺特性,增强图形的质感与空间感;大面积金银色的使用,使得任何颜色在同一画面上和谐共处,表现出富丽堂皇又不失典雅的艺术效果;追求金线、银线与彩线的有机结合,构成粗中有细、点面结合、板而不结、针法巧施的特色。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加之手工绣花成本大、收益小的原因,从事金银彩绣的人越来越少,目前宁波市鄞州区只有四五人还在从事此业。金银彩绣亟待保护与传承。

1166 宁波泥金彩漆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宁海县

泥金彩漆是一种以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髹漆工艺,是宁波传统的“三金”工艺之一。现主要分布于宁波市宁海县及其周边地区。

泥金彩漆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有七千多年历史的木胎朱漆碗。泥金彩漆工艺在明代已经达到制作的强盛时期,至“大明宣德年间,宁波泥金彩漆、描金漆器闻名中外”(《浙江通志》)。清代的泥金彩漆仍然延续其辉煌的历史向前发展。民国时期的宁波泥金彩漆也曾辉煌一时,作品经常出现在国内外的展览会上,备受海内外人士的赞誉。在1953年举办的“全国首届民间美术工艺展览会”上,宁波泥金彩漆的双龙提桶、饭盂、粉斗等作品受到了行家的赞扬。

泥金彩漆与宁波地区的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大到眠床、橱柜等内房家具,小到提桶、果盒、帽桶等生活用具,都反映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民间风俗。

泥金彩漆以中国生漆和金箔为主要原料。因制作方法之差别分为“堆泥(堆塑)”、“沥粉”、“泥金彩绘”三种。可以用一种工艺技法单独制作器物,也可三种方法综合使用,制作成一个工艺丰富的产品。堆泥是泥金彩漆最为独特的工艺方法,是在平面上用生漆、瓦灰或蛎灰按一定比例捣制成漆泥,在木胎漆胚上堆塑山水、花鸟、人物、楼阁等图饰,再给堆塑贴金、上彩。泥金彩漆有着典雅古朴、绚丽多彩的风格,可广泛应用于家居建筑、日常生活器具等表面装饰,亦可用作厅堂艺术品的陈列。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泥金彩漆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生存市场。时至今日,仅宁海县境内还有少数艺人在制作,其他地方已鲜见踪影。

1167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上虞市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因窑址在今浙江上虞、余姚、宁波等地,古时属越州管辖,故名越窑青瓷。

上虞是举世公认的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形成于汉代,鼎盛于三国西晋,全盛于五代北宋,至北宋中晚期,则日趋衰微。上虞也是早期越瓷的中心产地,各地出土的早期越窑瓷器多产于此。

上虞越窑青瓷的制作,要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开采—粉碎—筛选—淘洗—沉淀—陈腐—练泥—成型—晾坯—修坯—装饰—施釉—烧制等。瓷土(石)的选取、釉料的制作、成型与烧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上虞越窑青瓷以当地瓷石或瓷土为原料制成,胎呈灰色,釉色青黄或青绿。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诗句赞美越窑瓷器的釉色精美。上虞越窑青瓷种类繁多,从饮食器、贮存器、卫生器、寝具、照明具到文具、陈设品、乐器、祭器、明器、玩具等等,应有尽有。

上虞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制作奇妙、功用广泛,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在我国陶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越窑是我国陶瓷烧造延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极广、文化内涵丰富的窑系,是最早突破原始瓷器烧造,走向成熟瓷器生产的窑场。

越窑的主要产地在古越人的居住之地,唐代称之为越州,越窑因此而得名。越窑以生产青瓷而闻名,其制瓷技艺、装饰工艺和造型款式,在中国古代均达到了极高水平。尤其专门烧造的宫廷用瓷“秘色瓷”,成为我国古代陶瓷烧造的经典。

越窑青瓷的成熟工艺,使其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由于釉色的清透适宜刻、印、划花等装饰,以及发展出的褐彩彩绘形式,加之受唐代金银器、丝绸、漆器等手工艺图案等影响,形成了越窑青瓷独特的装饰风格。捏塑的陶瓷雕塑品种在越窑青瓷中数量繁多,成为其造型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

越窑延续烧造了近千年,不仅留存了众多越窑青瓷精品,也传承下来精湛的越窑青瓷烧造技艺。当今窑工在传统越窑青瓷工艺基础上,传承发展了其釉色和造型装饰工艺,保存了刻、划花、褐彩、捏塑等传统手法,发展了青瓷彩绘,不但保护、继承了传统越窑工艺,还使越窑青瓷真正地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慈溪市

越窑青瓷始烧于东汉,原始瓷到成熟青瓷的演变就是在越窑的龙窑里完成的,因此,上林湖越窑青瓷也被称之为“母亲瓷”。

越窑是中国瓷窑中久富盛名之瓷窑,以其青瓷产品之精美与独特在中国早期瓷史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越窑制瓷技艺水平、装饰工艺和造型水平均极其成熟,成为其他瓷窑模仿借鉴和引进之对象。

越窑的造型装饰工艺从汉到宋也是一个不断演变进步的过程,汉代(发轫期)越窑的造型多以轮制成型,装饰技法多以拍印、捏塑为主,造型装饰主要模仿青铜器和早期陶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期),成型方法多样化,以轮制、捏塑、模制等为主,造型也很丰富。唐至北宋(繁盛期)是越窑发展的顶峰期,因佛教、金银器、玉器的影响,越窑的造型装饰越发精细、精美,这个时期造型稳重端庄,釉色滋润典雅,有“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的美誉,同时期也出现了越窑的精品“秘色瓷”。北宋中期到南宋初(衰微期)的造型装饰沿袭了唐代的风格,但是在技术上裹足不前。清末时期上林湖周边孙氏烧造越窑青瓷仿古器皿到民国因战乱一度停烧。

如今,慈溪市创立了慈溪市越窑青瓷有限公司,在慈溪上林湖周边继续制作越窑青瓷,以造型、釉色装饰工艺为主,续写着千年前的越窑青瓷文化。

1172 蓝夹缬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温州市

蓝夹缬为我国传统印染“四缬”技艺之一,是我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蓝夹缬技艺曾普遍流传于浙江南部的温州市,至今仍在其下辖的苍南县以及瑞安和乐清两个县级市均得到较好地保护和传承。

夹缬起于秦汉,盛于唐宋,唐明皇曾将其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遣唐使。至元、明,夹缬向单蓝色转化,最后仅在浙南地区保存下来,以温州为中心,向台州、丽水等部分接壤地区辐射。

蓝夹缬曾是浙南民间婚嫁必备用品。它以蓝靛(中药板蓝根的植株所制)为染液;以晚清至民国时流传的昆剧、乱弹、京剧等戏文情节为主要纹样,辅以花鸟虫兽等大吉祥纹样,成为中国传统染织品中以戏曲人物为主要纹样的现存唯一孤例。

温州至今完整保存雕版、制靛、印染等工艺流程。原遍布温州各县(市、区)的蓝夹缬染坊,于20世纪70年代陆续歇业后,苍南农民开设了染坊,断续作业,对该技艺的传承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

1173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是以手工制作中国式传统服装的独特技艺。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传承于1897年创立在杭州湖墅宝庆桥新码头的金德富成衣铺。传承人翁泰校师从金德富,学成以后,遂在杭州吴山路27号开设振兴祥成衣铺。其高超的制作技艺自成体系,历经几代传承至今。1956年公私合营后,更名为“利民中式服装供销生产合作社”,振兴祥作为企业商标一直沿用至今。百余年来,振兴祥吸收和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服饰文化精髓,形成了“大襟、立领(又称“中国领”)、一字扣、镶、嵌、滚、宕、盘、钉、勾、绣”等具有鲜明中华民族服饰风格的独特技艺。主要工艺流程有:款式构思—量度尺寸—选用面料—裁剪—缝制—钉扣—整烫等,以高档织锦缎和丝绸为面料,纯手工裁剪缝制出旗袍、长衫马褂、男女中式套装等系列产品。

现振兴祥为国内外各界知名人士、海外华侨华裔、台湾同胞设计制作各种场合的中式服装,体现了国内外华人对中国服饰文化的认同。2008年完成了北京奥运会颁奖礼服“青花瓷”和“粉色”两个系列的制作,充分展示了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的神奇魅力。

1187 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嘉兴市

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发祥于浙江省嘉兴,并辐射至长三角流域,是中国传统食品制作技艺的典型代表。

民国初年,张锦泉在嘉兴城区北大街孩儿桥堍设摊卖粽子,因粽子外形和口味独特而深受欢迎。1921年,张锦泉在嘉兴城内张家弄口开了首家“五芳斋”粽子店,并凭借着精湛的制作技艺逐渐驰名江南,被誉为“粽子大王”。

五芳斋粽子的传统制作技艺,主要分为选料、浸米、煮叶、制馅、打壳、包裹、扎线、烧煮等36道工序,并形成了五芳斋特有绝活和独门秘方,造就了五芳斋粽子“糯而不糊、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的显著特征,成为江南粽子的典型代表。目前,五芳斋粽子品种有鲜肉粽、豆沙粽、火腿粽、蛋黄粽、栗子粽、枣泥粽、南湖菱粽等数十个品种。

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核心在于将老字号品牌文化和传统技艺进行了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粽子这一民族食品的独特魅力。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的粽子制作技艺仍不可避免地濒临危机。一方面,粽子生产出现集约化、商品化趋势,家家户户包粽子的景象已成为历史,绝大部分年轻人不会包粽子;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粽子手工技艺的传承已经出现了严重危机,急需采取各种措施加以保护。

417 皮纸制作技艺(龙游皮纸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龙游县

流传于浙江龙游的皮纸制作技艺,明万历《龙游县志》有“多烧纸,纸胜于别县”之誉,至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龙游皮纸以山桠皮、野棉皮、青檀皮为主要原料,制作有2个流程三十多道工序。一是皮料制作流程,主要有砍条、蒸料、剥皮、蒸皮、踏洗、摊晾、制皮坯、撕选、蒸煮、揉洗、挤压、摊晒、洗涤、打料、选皮、洗涤、晾干、袋料等工序;二是成品制成流程,有榨料、皮料下槽、划槽、加汁、搅拌、捞纸、榨纸、焙纸、检纸、切纸、包装等工序。制作中需要烍山刀、刮皮刀、铡刀、蒸锅、纸帘、帘床、槽角等五十余种具有不同功能的工具。

龙游皮纸制作过程全凭手工艺人的肉眼观察和手感经验把握。如捞纸工序中帘床入池的深浅、打起的浪花大小,只能凭眼观和手感进行操作,以此决定成品纸的质量。以皮纸制作技艺,还可以加工出画仙纸、笺纸、国色纸、特种纸等三十多个品种,不仅用于书画,还用于装帧、包装等。

龙游县南部山区的民间作坊还保存着完整的手工制作山桠皮纸和野棉皮纸工艺,万爱珠等少数传承人还守护着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但规模较小,急需保护。

428 雕版印刷技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元、明、清直至民国,杭州雕版印刷一直非常发达。1957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成立木刻水印工厂,杭州雕版印刷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成为当时全国四处木版水印基地之一。

杭州雕版印刷术,是将需印刷的文字或图像,书写(画)于薄纸上,再反贴于木板表面,由刻版工匠雕刻成反体凸字,即成印版。印刷时先在印版表面刷墨,再将纸张覆于印版,用干净刷子均匀刷过,揭起纸张后,印版上的图文就清晰地转印到纸张上,从而完成一次印刷。整个过程大体分为选材、雕刻、印刷三个程序,共有浸蒸、取板、刨涂、磨板、描稿、拳刀、崩刀、重刀、铲底、成型、对稿、夹纸、对版、调色、干印、湿印、“刷”、“砑”、“掸”、饾版、拱花二十一种技法。印刷产品历来以“选材精良、刻工精巧、印刷精美”而著称,后期的水印名家复制品更被称为“下真迹一等”,而且存世优秀作品众多。

由于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等原因,传统的杭州雕版印刷术如今已经面临危机。目前,只有黄小建等少数传承人还在坚持传统的雕版印刷。保护、传承工作迫在眉睫。

882 蚕丝织造技艺·杭州织锦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织锦是以杭产桑蚕丝为原料,以吉祥图案、名人书画为表现对象,在特制的提花织锦机上以手工织造而成的。杭州织锦历史可追溯至五代十国,吴越国王钱缪在杭州设立了官营丝绸作坊“织室”。明清“杭州织造局”是三大官办织造机构之一,产品专供宫廷使用。

杭州织锦有58道传统手工织锦工序,五彩锦绣织锦的织纹穿吊装造法以及盘梭(纬)法、换道(纬)法、抛梭(纬)法、通经回纬挖花法等织锦工艺技法均为杭州织锦特色。杭州织锦工艺分为装饰织锦和日用织锦两类,主要包括丝织风景、人物和台毯、窗帘、床罩、坐垫等。杭州织锦将写生画和装饰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织锦艺术更为精美。杭州织锦以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生产的产品最具盛名,在继承传统丝织技艺的基础上,为表现写实风格,在工艺上采用八枚缎子阴阳变化所产生出来的影光组织技法,将人物风景等表现对象的层次、远近、明暗逼真地表现出来。1926年在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彩色古画织锦《宫妃夜游图》获得金质奖章。

目前唯一保存杭州织锦传统织造技艺的杭州都锦生丝织厂,其技术人员都已进入老年,这项宝贵的传统技艺亟待保护。

882 蚕丝织造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

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因产于湖州市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辑里村自元末成村,便产湖丝。有明代史料书:“天下蚕桑之利,已莫胜于湖,而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

辑里湖丝的制作技艺,以辑里村为中心,主要分布在练市、善琏、双林一带的农村。自从机器化缫丝问世后,南浔农村的传统手工缫丝,约在20世纪50年代末,便逐渐开始消失。

辑里湖丝的蚕种,选用自育“莲心种”,又称“湖蚕”,品种优良,特适于缫制优质桑蚕丝。缫丝所用丝车,为木制三绪缫丝车,历史上称为“湖制丝车”。其传统工艺流程,主要有:搭“丝灶”(专为缫丝所建的灶头) — 烧水 — 煮茧 — 捞丝头(又称“索绪”) — 缠丝窠(又称“添绪”) — 绕丝轴 —炭火烘丝(也称“出水干”)等。辑里湖丝的制作技艺,一般都是以家庭成员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尤以女性为多。

辑里丝“细而匀,富拉力、丝身柔润、色泽洁白”的品质,比一般土丝多挂两枚铜钿而不断。“辑里丝”名甲天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优质丝的代名词。清代的各地织造局,在每年的丝季,都前往南浔大量采购生丝。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取“辑里丝”,参加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并一举夺得金、银大奖。

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技艺,辑里村村委会在村里办起了“传统手工缫丝作坊”。南浔区文化部门,在南浔古镇也建造了“辑里湖丝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展示馆”,向国内外游客展示其传统技艺的魅力。

883 传统棉纺织技艺·余姚土布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余姚市

余姚曾是全国重要的产棉基地,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称“浙花出余姚”,民国时期浙棉又称“姚花”。余姚土布自南宋后以此为主要原料,因历史悠久、工艺细致、花色繁多、实用美观、用途广泛而闻名全国。

余姚旧属绍兴(会稽)越地,故余姚土布又史称“越布”。南宋前余姚土布以麻、葛为原料,《后汉书》载余姚土布(越布)为东汉贡品。余姚一直有着土布的传统,《余姚六仓志》载“明季清初,服尚布素,平民不论贫富,皆衣粗布,贵族亦不盛饰”。

过去余姚农家姑娘从小就要学习织布,技艺好坏是评价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余姚土布式样品种繁多,传统制作工艺复杂,分棉加工、纺纱、调纱、染色、浆纱、经布等十多个步骤,五十多道工序,需用到二十多项工具。直至改革开放前,姚北乡村“家家纺纱织布,村村机杼相闻”。改革开放后,传统作坊日渐衰微。目前境内从事传统土布生产的民间作坊已经很少,能够有效传承的仅剩下“王桂凤土布家庭作坊”一家,濒危状况严重。

931 绿茶制作技艺·紫笋茶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长兴县

紫笋茶又名“顾渚紫笋”,产于浙江省长兴县。其名由《茶经》中“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的论述得来,无论是形状,还是颜色,乃“上品中的上品”,茶圣陆羽称为“芳香甘冽,冠于他境”。

紫笋茶的制作要求每年于清明至谷雨期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过程完成。制成的极品茶芽味细嫩,芽色带紫,芽形如笋;茶叶舒展后,呈兰花状,尝之齿颊甘香,回味无穷。唐诗描述:“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顾渚紫笋成为大唐帝国的第一品茗,是朝廷祭祀与赏赐的最高礼品。因为奉诏督茶,含秀孕媚的顾渚山也迎来了无数的督贡刺史、文化名人,颜真卿、袁高、皎然、刘禹锡、卢仝、杜牧等,一时之间,顾渚山前,群星璀璨。

长期以来,顾渚村民把制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以家庭为单位,妇女采茶、分拣,男人制茶的“合族业茶”的情况屡见不鲜。水口顾渚山至今还保留有五百亩左右的古茶园。水口紫笋茶制作技艺经过几十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我国茶制作技艺中一朵奇葩。但随着紫笋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村民在紫笋茶制作过程中,为追求快捷性,采用了现代制作工具,忽视了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运用,又因紫笋茶传统制作技艺培训和人才缺乏,紫笋茶传统制作技艺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931 绿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安吉县

安吉白茶产于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是一种烘青茶。白茶自古种源难得,茶树难养,以野茶为稀贵。据宋赵佶《大观茶论》记载:“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

安吉白茶以白、活、香、鲜、清为特色,其鲜叶、干茶均叶白脉绿,颜色鲜活,茶叶汤色清澈、透亮,鲜味足,香气高而持久。

安吉白茶手工炒制过程分为: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七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特别要求,其中鲜叶只能用春茶前期二十来天的鲜叶,采摘一芽带一片或二片真叶,不带奶叶、鱼叶。由于叶片极薄,茎梗粗,杀青理条对温度有苛刻要求,否则非焦叶即红梗。做到叶不焦,梗不红,而又要保持叶张完整,除要求有正确的温度外,还要保持苛刻的湿度,需要极高的手感和手法。

由于手工炒制技艺难以掌握,加工批量小、速度慢,现一般用机器炒制代替。现安吉县溪龙乡掌握白茶手工炒制技艺的仅有陈守彬、钱义荣等几人。安吉县溪龙乡已着手对白茶手工炒制技艺进行培训,进一步传承推广这一传统手工技艺。

相关推荐

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 浙江鱼灯手艺人古法革新坚守望

在退休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包基勤不断打磨着自己鱼灯制作的手艺。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做鱼灯的手艺人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除了革新传统鱼灯制作手艺之外,考虑到石浦独具魅力的渔文化,包基勤植根旅游市场,将大鱼灯制作成了方便携带的小鱼灯,成功入选当

资迅 66 2024-05-10

不让技艺变记忆 荆州非遗购物节圆满落幕

在本次非遗购物节上,还有众多嘉宾到现场助阵。在昨晚的直播中,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大香也来到直播间,为市级非遗项目民间绣活助力,并化身模特,现场走秀,为绣活文创产品带货;现场当起绣娘,学习展示刺绣技艺。

资迅 148 2024-05-08

探秘非遗 | 传统音乐——蒙古四胡音乐

至清代,四胡又称“提琴”,用于宫廷音乐番部合奏中,形制已和今日蒙古族四胡惟肖。蒙古族四胡音乐文化积淀丰厚,表现力丰富,技艺自成一体,旋律悠扬、古朴,是从事半农半牧生产方式的蒙古族人民杰出的音乐创造,在蒙古族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

资迅 63 2024-05-05

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次仁罗布讲述钦孜派唐卡:在传承中弘扬古老技艺

勉唐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旦巴绕旦在看到这本系统的唐卡教学书册后曾说:“这本书的面世,不光对学习钦孜派绘画技艺的人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对所有流派唐卡的学习者都会起到很大帮助。

资迅 94 2024-05-03

浙江传统婚嫁习俗“十里红妆”,源于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就发生在宁波象山

不过在古代,浙江人却直呼“嫁不起”。而我今天要讲的渔家婚嫁习俗就位于展馆的三楼,重点展示的是渔家节庆、非遗展现等。那么为何浙江人出嫁可以坐呢,这一切还得从宋朝时一个故事说起。除了十里红妆,在浙东沿海一带还有一个奇特的婚嫁习俗:小姑代拜堂,公

资迅 144 2024-05-02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