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美术与技艺·上海市

资迅| 2024-01-28| 0

简介摘取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此致感谢。

第一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

316 顾绣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松江区

  顾绣系明嘉靖三十八年松江府进士顾名世之子顾汇海之妾缪氏所创,是江南惟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顾名世次孙媳韩希孟善画,在针法与色彩运用上独具巧思,显著提高了这种绣法的艺术品格,顾绣由此又称“画绣”。

  据明代崇祯年间《松江县志》记载:“顾绣,斗方作花鸟,香囊做(作)人物,刻划精巧,为他郡所未有。”

  其特点主要有三:第一,半绣半绘,以补色、借色见长;第二,用料奇特;第三,运用中间色化晕。韩希孟以这种绣、画结合的方法,穷数年心力摹绣宋元绘画名迹八幅(册页),为世所重。明代松江画派代表人物董其昌对顾绣极为赞赏, 称它“精工夺巧,同侪不能望其项背……人巧极天工,错奇矣”。韩希孟创立“画绣”阶段是顾绣发展的初期,绣品多为家庭女红,世称“韩媛绣”,基本用于家藏或馈赠。

  韩希孟之后,顾氏家道中落,逐渐倚赖女眷刺绣维持生计,并广招女工,从此顾绣由家庭女红转向商品绣。顾名世的曾孙女顾兰玉得缪、韩之亲授,并将技艺传承下去。据清代嘉庆年间《松江府志》记载,顾兰玉“工针黹,设幔授徒,女弟子咸来就学,时人亦目之为顾绣。顾绣针法外传,顾绣之名震溢天下”。清代道光年间,松江丁佩既精刺绣又通画理,著《绣谱》,于顾绣“心知其妙而能言其所妙者”。“后以仿效者皆称顾绣,绣品肆竟以顾绣相称榜,凡苏属之绣几无不以顾绣名矣。”20世纪初,松江出现了松筠女子职校的顾绣班,现年近九旬的戴明教老人曾为该班学生,她是近半个世纪顾绣在松江的代表性传承人,著有《顾绣针法初探》一书。

  顾绣是民间绣艺与文人画结合的产物,从业人员须具备传统的书画修养。正因如此,它很难普及,且制作费时耗工。20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曾办过不少顾绣厂,现基本都已关闭。受现代工业的影响,大量顾绣仿制品涌入市场,形成对顾绣的冲击,顾绣之名虽盛而真得“画绣”真谛者在上海几乎不复可寻,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对这一传统绣艺进行抢救、保护、整理、挖掘。

345 竹刻·嘉定竹刻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嘉定区

  嘉定竹刻工艺流传于上海市嘉定地区,嘉定位于上海西北部,北依浏河,盛产竹子。嘉定竹刻技艺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朱鹤所创,主要在嘉定县(区)内传承。

  朱鹤将书画艺术融入竹刻,开创了以透雕、深雕为特征的“深刻技法”,使竹刻成为一门独立的观赏艺术。其子朱缨、其孙朱稚征均继承上辈竹刻技艺,并推陈出新。朱缨的刀法比朱鹤更为丰富,而朱稚征的成就更进一步超过了父祖辈,刀法神妙,风格简洁精雅,古朴淳厚。祖孙三代奠定了嘉定竹刻艺术的基本品格,在历史上被人称为“三朱”。“三朱”之后,李流芳、娄坚等“嘉定四先生”在书画之余,亦承朱氏“深刻法”刻竹消遣。清代康熙年间,吴之创薄地阳文刻法,秀媚遒劲,层次多变,被时人称之“鬼斧神工”。另有封锡禄、封锡爵、封锡璋三兄弟,精于圆雕,擅作人物,作品生动传神,将嘉定竹刻推入全盛时期。至乾隆年间,嘉定竹刻流派纷呈,而以周颢为领军人物。周颢集嘉定竹刻之大成,用刀如笔,作品生动浑成,被世人称为“绝顶佳品”。与周颢齐名的还有周笠、施天章,时称“嘉定三艺人”。嘉定竹刻早在清初即被当作贡品送入宫廷,康熙及雍正两帝不仅收藏,还将艺人封锡禄、封锡璋、施天章等召入内廷供奉;乾隆皇帝则将自己的诗题写在笔筒上,让嘉定竹刻艺人刻录。晚清时,嘉定竹刻集中在嘉定城内,作坊林立,店铺繁多,时大经的“文秀斋”、韩玉的“云霞室”、叶端甫的“翠晴斋”、张学海的“文玉斋”、朱厚甫的“酉阳俎”、范雅堂的“文元斋”、申竹芗的“瑞芝斋”及“潘松云斋”、“谢荫轩”等均有一定影响,但此时整个竹刻行业已开始陷入停滞并渐次衰落。1949年后,嘉定竹刻有了专业的行会组织和研究机构。嘉定竹刻传统上主要以家族、师徒授受方式承传,朱氏浮雕透雕刻派、封氏圆雕派、吴氏薄地阳文派、周氏南宗画派等众多流派均有传人。现在这一技艺主要的传承人有范勋元、张迎尧、樊其昌、丁黎良、王威、王乐平、张伟忠、蒋玉铭、苏玉蓉、庄龙、周铿、张伟忠、蒋玉铭等。

  嘉定竹刻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嘉定竹刻的形制多适合文人口味,其品种有以竹筒和竹片制成的笔筒、香筒(薰)、臂搁、插屏、抱对等,也有以竹根刻成的人物、山水、草木、走兽等。其技法包括浅刻、深刻、薄地阳文、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刻等十余种,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原创性,审美价值远远超过实用价值。

  由于嘉定竹刻系纯手工操作,工艺流程复杂,制作耗时费神,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经济效益低,所以艺人大都已转业。而美术学院培养出来的中国画画家亦无人操刀刻竹,书画家和竹刻艺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致使嘉定竹刻的文化内涵逐渐丧失。另外,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大片竹林消失,竹刻的原材料出现匮乏。所有这些都导致嘉定竹刻技艺走向衰微,急需制订措施加以抢救。

367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徐汇区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在流落崖州三十余年后,于元贞年间返回故里,传播植棉和纺织技术。她改进了捍、弹、纺、织等手艺,创制了“配色”、“挈花”成“折枝、团凤”的织造工艺,开发出众多精美的棉纺织品。

  黄道婆的棉纺织技艺改变了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改变了江南的经济结构,催生出一个新兴的棉纺织产业,江南地区的生活风俗和传统婚娶习俗也因之有所改变。可以说,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是中国纺织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历史上松江乌泥泾的印染技艺也很著名。扣布、稀布、标布、丁娘子布、高丽布、斜纹布、斗布、紫花布、刮成布、踏光布等与印染的云青布、毛宝蓝、灰色布、彩印花布、蓝印花布(药斑布)等同享盛誉。目前掌握手工棉纺织和印染技艺的传承人都已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这项古老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第二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

828 面人·上海面人赵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

上海面人赵技艺是海派面塑的杰出代表,由素有“面人大王”之誉的赵阔明(1900—1980)开创。它主要流传于上海地区,但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超越上海一隅的广泛影响。赵阔明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面塑的“手掐八法”和“工具八法”,大大丰富了面塑艺术的表现力,尤其加强了对人物相貌和对象质感的表现。上海面人赵的作品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塑造逼真,表情刻画细腻,形象富于质感,衣带装饰轻灵飘逸,体现出鲜明的海派文化特色。赵阔明的创造性努力强化了面塑艺术的雅化倾向,使之由流行民间的普通玩物发展成反映现代都市审美趣味的精致艺术。面人赵作品题材丰富,代表作《二进宫》、《关公夜读》、《民族大团结》、《友谊长城》等已成为面塑艺术的典范。

目前以面人赵为代表的海派面塑发展陷于困境,艺人老龄化的情况十分严重。为了在现代市场环境中生存,面塑制作往往追求迅捷简便,工艺草率粗劣,无法继续保持面人赵精工细作的艺术特色。长此以往,这项精湛的技艺将失去原有的魅力,在沉寂中走向消亡。保护和传承上海面人赵艺术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急需有关人士共同努力。

830 草编·徐行草编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嘉定区

徐行草编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编结手工艺,主要流行于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徐行系江南著名的草编之乡,当地民众习惯使用本乡出产的黄草秆茎来编织生活用品。早在清代,徐行编制的嘉定黄草拖鞋即已远销欧亚各国。徐行黄草质地光滑坚韧,色泽淡雅,用它编织出的工艺品纹理清晰,细密匀称,松紧有度,平整光洁,染色或缀以鲜艳的花纹图案后更显精致美观。徐行草编制品有拖鞋、拎包、果盆、杯套、盆垫等二十大类上千个品种,色彩丰富,样式美观,使用轻巧方便,地方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现在,黄草由野生改为人工培育,用于草编,质量更佳。徐行草编采用纯手工制作,编织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经济效益不高,难以抵御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目前,徐行以草编为生的手工艺人已是凤毛麟角,仅有少数农村妇女利用闲暇编织一些草鞋、提包零星销售。此外,城市建设的发展使得大片黄草迅速消失,导致徐行草编原材料日趋匮乏。在此情势下,积极而全面地保护徐行草编技艺的传承发展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900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黄浦区

江苏省南京市、江都市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是一门制作金银器物的传统工艺,所制的金银器物主要用于室内陈设欣赏,亦兼有实用功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源远流长,最早可上溯至商周时代,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东汉时期已形成完整的金银制作手工艺,至明清时期,珐琅、景泰蓝工艺的运用促进了金银制作的发展,使得造出的金银器物更加晶莹剔透,流光溢彩。上海老字号银楼老凤祥、南京宝庆银楼的制作技艺和江都金银细工技艺在这一行业中最为著名。

创始于清代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上海老凤祥是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它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数代人的传承,全面继承了中国金银细工的精湛工艺,从制作金银饰品、翠钻珠宝、器皿、镀金珐琅到制作徽章、盾牌摆件、微型建筑,各种技艺基本具备,几乎涵盖了我国传统金银细工的所有内容。其抬压、鎏金、扳金、拗丝、镶嵌和錾刻等技法自古沿用至今,是具体、生动反映我国金银细工历史的活材料。

917 印泥制作技艺·上海鲁庵印泥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静安区

  鲁庵印泥系20世纪初上海印泥名家张鲁庵所创,其制作技艺别具特色,在上海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独树一帜。

  张鲁庵是清末民初上海的印泥大师,也是当时全国篆刻资料最丰富的收藏家之一,他收藏的印谱有《十钟山房印举》等四百余种。鲁庵印泥的创制与上海书画的发展休戚相关。著名书画家吴湖帆、贺天健、高振霄、王福厂等都专门使用这种印泥。用此印泥,即便连续盖印十方,印文也不走样。因此,当时鲁庵印泥备受江南和上海书画名家的青睐,名声大噪。

  鲁庵印泥制作中需经过一个自然氧化的过程,其生产主要包括研朱、搓艾、制油三道工序。鲁庵印泥有特定的配方和制作技艺,成品质薄匀净,细腻而黏稠度高,热天不烂,寒天不硬,永不褪色,按在纸上不渗油、不跑色,色彩鲜艳沉着,呈现出一种堆积的厚实感。

  目前,鲁庵印泥的传承人仅有两位,都年事已高,继续从事印泥生产有一定的困难。由于这种印泥制作成本高,市场需求有限,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印泥是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用品,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保护印泥制作技艺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处于后继无人状态的上海鲁庵印泥制作技艺迫切需要保护传承,有关方面应将之当作一个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937 酱油酿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

钱万隆官酱园坐落在有五百多年历史的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镇(旧名“张江栅”)。清代光绪六年(1880),浦东绅士钱锦南在上海南市磨坊弄创办了万隆酱园。其子钱子荫继承父业,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将酱园迁至张江栅北街,改名为“钱万隆酱园”,并在南市、浦东、川沙地区设有直销和代销店。张江栅的钱万隆酱园占地15亩,内有酱缸四百多只,用工二十多人,因经营有方,酱园生意兴隆,信誉良好,江浙两省衙门特颁发“官酱园”三个金字的青龙匾牌作为奖励。民国初年,第三代酱园主钱安伯创制出风味醇厚、酱香浓郁的“晒街油”、“晒卫油”,年产5万公斤,因质量优良,其价格和豆油相等。第四代酱园主钱显平解放初期去台湾开设酱园。1954年,留在上海的钱万隆酱园经公私合营改为“地方国营张江酿造厂”,1984年又改名为“上海钱万隆酿造厂”。20世纪70年代中期,工厂进行技术改造,组织老师傅和科技人员恢复传统工艺,创制出富于江南和上海特点的“特晒酱油”。1983年由上海食品进出口公司代理出口,远销香港、丹麦、挪威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达到1200吨。该产品先后荣获“上海市优质产品”称号和中国第一届食品博览会银奖,且被指定为南极科考队专用产品。1993年,国内贸易部授予钱万隆酱园“中华老字号”称号。

一百多年来,以钱万隆酱园为基础的酿造企业始终在张江镇原址生存与发展,传统的手工酿制技艺一直相沿至今。以传统技艺酿造的“特晒酱油”采用不含转基因的东北大豆,酿造过程中不放任何化学添加剂,产品具有自然、健康的特点。钱万隆酱油的生产流程由搬料(大豆)、浸豆、蒸豆、拌料、制曲、制酱醅、晒酱、榨油、炒酱色、配酱色、晒油和酿成出缸12道工序组成,整套酿造技艺的精髓在于“料好、曲优、艺精、晒制”,制作手法的关键在于“眼看、心记、手研、鼻嗅、口试”。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上海市的27家酱油厂目前只剩两家。行业内低价竞争使钱万隆酱油卖不出应有的价格,企业连年亏损。与此同时,特殊的酱油酿造手工技艺后继乏人,传承出现危机。中华老字号钱万隆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传统酿造技艺失传的严峻挑战,亟待有关方面加以扶植和帮助。

947 素食制作技艺(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功德林素食有限公司

功德林是上海第一家社会素菜馆。主要特点是用料精细、制作考究、手工艺术、品种繁多、素菜荤烧、形态逼真、色象味象、以假乱真。

手工操作主要关键有以下五点:

一、挑选上好的原料

原料主要以豆制品类、菌菇类、魔芋类、大豆蛋白类、坚果类、蔬菜类、深海植物类,选料采取这些原料的精华处,用料讲究。

二、手工工艺制作

根据荤菜的不同菜名用精细刀工、手工制作成象形菜、成型菜。比如:蟹粉、鳝丝、鱼片、虾仁、鸡丁、海参、肉丝等。

三、利用荤菜的烹调方法

与荤菜的烹调方法相同,蒸、炒、烤、溜、爆、烧,加上各种调味,掌握火候,烹调出美味的仿真佳肴。

四、每年中秋生产净素月饼

每逢中秋佳节,功德林还自产自销净素苏式月饼。月饼特点:皮酥、馅软,有各品种不同的香味。比如:黑麻、苔条、百果、玫瑰等。

五、一年四季生产包装素食品

一年四季生产季节性产品,比如:春节素卤味、清明吃清团、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饼、重阳节生产重阳糕;还生产一年四季的常规品种,比如:豆沙包、素菜包、素卤味、素中点、素西点、素休闲食品。

315 剪纸·上海剪纸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徐汇区

上海剪纸出现于20世纪初,当时多用作门笺、鞋花和绣花样。在近百年的历史演变中,上海剪纸逐渐形成与众不同的“海派”风格。

王子淦是“海派”剪纸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传统技艺,将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和南方剪纸的细腻流畅融为一体,表现出极强的艺术个性。他的作品简练夸张,装饰性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风景、人物建筑无所不备。“海派”剪纸另一位代表人物林曦明则另辟蹊径,将各种绘画元素融入剪纸之中。两位代表性人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进了上海剪纸的发展。

在开放性城市文化影响下,上海剪纸形成了集南北之长的“海派”特色,豪放而不粗糙,细腻而不呆板,注重形式美,充满生活气息,在全国各种剪纸中占有独特的地 位。

  随着城市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上海剪纸受到现代工业文明和高科技的冲击,传承和发展出现危机,亟待保护。

341 黄杨木雕

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徐汇区

海派黄杨木雕是上海开埠时期产生的一种雕刻艺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海派木雕艺术风格。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土山湾工艺院学艺的徐宝庆经过七十多年的锤炼,发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海派黄杨木雕艺术体系,他和弟子由此成为海派黄杨木雕的代表人物。

海派黄杨木雕将西方写实雕塑技巧同中国传统雕刻技法结合起来,传统题材与现实题材并重,讲究寓意表现,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瞬间,体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文化韵味。

海派黄杨木雕具有丰富的艺术含量和极高的文化品位,可以为海派文化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纯手工制作的海派黄杨木雕因工期长、经济效益低而发展受阻,出现了传承危机,迫切需要有关方面采取保护措施,帮助它走出低谷,重新发扬光大。

349 灯彩·上海灯彩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卢湾区

  上海灯彩是在上海都市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灯彩艺术,它继承古代灯彩的优秀技艺并加以合理发展,不仅材质有所更新,品种也更为丰富。海派灯彩分撑棚灯、走马灯、宫灯、立体动物灯四大类型,其中以何克明为代表的立体动物灯彩集观赏性、艺术性、装饰性于一体,是上海灯彩艺术最精粹的部分。

  何克明有“江南灯王”的美誉,是立体动物灯彩的创始人。他博采南北灯彩之精华,又吸收西洋雕塑艺术,别出心裁,逐渐突破流行的灯彩形制,形成了自具面目的个性化风格,制作中以艺术手段赋予灯彩灵动的生命,命意讲究雅俗共赏,往往借助吉利话、“讨口彩”寄托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何氏灯彩以动物造型为骨架结构,用铅丝缠绕皱纸代替传统的竹篾,扎制出的灯彩骨骼结构准确,细致精湛,造型生动,姿态传神。

  因社会经济发生转型,在现代商业气息浓厚的上海地区,传统的灯彩技艺已失去生存空间。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海派灯彩传承人无力扎制精品巨作,只能做些小型的旅游纪念品以维持生计,加之后继力量匮乏,传统灯彩技艺难以继续发展传承。以何克明灯彩为代表的海派灯彩已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有关方面施以援手,帮助重振。

427 木版水印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书画出版社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传统木版水印技艺源于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木版水印技艺就已经相当成熟。宋元以来,流行木版水印的书籍插图;明代以后,此风更是盛极一时。明末“饾版”和“拱花”等复杂的套版叠印工艺得到广泛采用,木版水印在工艺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技法随即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用以印制谱笺和民间年画等,成为中国特有的传统绘画复制印刷技艺。

  上海朵云轩自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创立以来就传承了木版水印的传统技艺,经过百余年的制作、研究和发展,朵云轩木版水印已经成为一门综合绘画、雕版和印刷的再创性艺术,其木版水印作品制作细巧,用料考究,重格调、重笔墨、重韵味,具有精致、典雅、秀润的风格特征。绢本细腻秀雅,纸本古逸苍润,与荣宝斋木版水印并列为中国木版水印两大流派,号称“南朵北荣”。

  朵云轩木版水印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技艺,而且是一种优秀的文化。木版水印作品惟妙惟肖,几可乱真,为人们学习、欣赏和收藏历代书画佳作提供方便,具有独特的艺术和文化研究价值。

第三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

1160 上海绒绣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

绒绣又叫“绒线绣”或“毛绒绣花”,是一种采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面料上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工艺。

作为舶来的工艺技术,绒绣在中国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引进之初的产品与欧洲一样,多用作手提包、拖鞋、靠垫等日用品的装饰面料,纹样以花卉图案为主,配色亦比较简单。20世纪30年代末,以刘佩珍为首的沪上刘氏五姐妹在改进绒绣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绒绣工艺制作人物肖像获得成功。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的绒绣艺术家高婉玉等人再度对绒绣的工艺技术进行改革,研究配色方案,并自己进行染色,从而使绒线的颜色由固定的数十种增加到上千种,同时借鉴其他刺绣工艺的针法技术,运用擘线、拼色、加色等技法,彻底解决了绣制对象的色彩转折过渡难题,极大地丰富了绒绣工艺的表现能力。绒绣的表现对象也由原来的花卉图案扩展到人物、风景和油画名作以及彩色照片的复制。

绒绣虽然是刺绣工艺的一种,但与传统的丝绣工艺技术相比,其绒线材料的质地比之丝线显得厚实,使用的针法也不复杂,主要有呈斜点状的打点绣、十字针、扒针、掺针、拉毛以及乱针等,可视画面物象表现的需要灵活配置选用进行再创造。百余年来,源于欧洲的绒绣工艺技术进入中国后,经过中国艺术家的改良、丰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之一,近50年来创作的绒绣作品亦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品的经典之作,或是作为国礼赠送友邦,或是陈列于国家议事的厅堂之上,或是为国内外公私藏家所典藏。

上海的绒绣有着工艺精细、针法多变、厚实缜密、层次清晰、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特点,由于种种原因,上海绒绣工艺在当下的生存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1173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静安区

旗袍源于清代旗女之袍,辛亥革命后,满族旗袍多被旗女弃用。20世纪20年代后才略有恢复。但这时的旗袍在款式、裁剪方式、穿着对象上都产生了质的变化,因发生在中西服饰文化交汇的上海,故又称之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吸收西式裁剪方法,开身、收腰,均表现女性体态曲线。同时,海派旗袍已从传统的贵族旗女袍服演变为平民化的女性时装。

龙凤旗袍是海派旗袍的精华,是沪上海派旗袍手工制作工艺的正宗传承者,至今仍保持海派旗袍的遗韵。龙凤旗袍制作技艺源于苏广成衣铺,其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末年,至20世纪20年代,“苏广成衣铺”已遍及上海。

龙凤旗袍制作工艺的第一代传人朱林清出身苏广成衣铺,他于1936年创办了“朱顺兴”中式服装店,将传统中式服装制作技艺运用到海派旗袍上,以精工制作时尚高档旗袍闻名沪上。

龙凤旗袍的特色在于全手工、高质量的个性化精工制作,继承了濒临失传的苏广成衣铺镶、嵌、滚、宕、盘、绣的传统工艺。精选的面料和通过手工镂、雕、绣形成的图案,以及寓意吉祥的盘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这一系列技艺在中国旗袍制作领域堪称绝技。

1173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亨生奉帮裁缝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静安区

亨生奉帮裁缝技艺奉帮裁缝起源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道光元年(1821),“福昌”奉帮裁缝店在上海诞生,以后,又有“王荣泰”(1891)、“和昌”(1896)、“荣昌祥”(1910)等奉帮裁缝店相继开张。直至今日,奉帮裁缝为中国服饰文化的形成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亨生”是奉帮裁缝徐继生在1929年创立的,后其长子徐馀章继承父业。徐氏父子不断创新,形成奉帮特色。历史上曾因对中山装进行改良和独创修身裹袖、时尚挺括的奉帮亨生造型等而闻名沪上,奠定了亨生在奉帮裁缝中的引领和支柱地位,成为上海滩奉帮最著名的店家之一。

亨生奉帮手工技艺靠师徒间言传身教传承,凭悟性、感觉才能掌握。制作中讲究“四功”(刀功、车功、手功、烫功),达到“九势”(胁势、胖势、窝势、戤势、凹势、翘势、剩势、圆势、弯势)和“十六个字”(平、服、顺、直、圆、登、挺、满、薄、松、匀、软、活、轻、

窝、戤),其作品既是实用服装又堪称为工艺品。亨生奉帮裁缝技艺是“奉帮裁缝”的精华和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1173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培罗蒙奉帮裁缝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黄浦区

奉帮裁缝是20世纪初形成于上海的一个裁缝帮派,以制作精工男服(西装、中山装、大衣等)著称,它们改变了中国传统男服宽衣博带的形式,在功能和审美上都更贴近都市生活,奉帮裁缝是海派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服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初奉帮裁缝是在码头、外轮为洋人服务的,为区别于做传统中式服装的“本帮裁缝”,人们称之为“红帮裁缝”,其中,以宁波奉化籍人居多,故又称之为“奉帮裁缝”。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奉帮裁缝开设的服装店遍布上海,他们专做精工男服,成了上海成衣业的支柱,其中“培罗蒙”就是奉帮的杰出代表。

培罗蒙服装店创始人许达昌为浙江舟山人,生于1895年,20世纪初来上海学徒,满师后于1919年在南京路开设许达昌西服店,1928年注册“培罗蒙”商标,1934年迁址并更名为培罗蒙西服店。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培罗蒙奉帮裁缝技艺,在量、算、试、设、裁、缝等各道工艺,都形成特色,在业内首屈一指,成为精工男服的龙头和杰出代表。

培罗蒙因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成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企业。

1180 毛笔制作技艺·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黄浦区

毛笔制作工艺非常繁复细巧,一支毛笔的制作要经过从选毫到刻字等五大流程七十多道工序。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是以开创人周虎臣的名字命名,并由周虎臣笔墨庄(笔厂)在三百多年时间内积累而成的。

1694年,周虎臣后裔从江西到苏州开设周虎臣笔墨庄。上海开埠后,周虎臣笔墨庄又于1862年由苏州迁移到上海黄浦区。1958年,它前后合并上海十家著名笔墨庄,成立老周虎臣笔墨庄。1987年企业扩大规模成立了上海老周虎臣笔厂。历时300年,传承十一代。

周虎臣集众家制笔技艺于一身,并集各家之长,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制笔技艺,从制作狼毫水笔,到制作羊毫、兼毫发展到制作狼毫书画笔等,结合海派书画家用笔特点,创造了制笔技法“健腰法”、“顶齐法”、“层峰法”、“精修法”和动物毛“配置法”,改善了毛笔的使用功能,表达出数百年来毛笔制作技艺的兼善而非独善的特色,把海派毛笔制作技艺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前毛笔市场日趋萎缩,制作毛笔全都是手工活,繁复辛劳、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差,年轻人对学手艺活不感兴趣,久而久之毛笔制作业后继乏人,濒临危机。

833 玉雕(海派玉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

海派玉雕是上海玉雕的别称,创始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和“北派”、“扬派”、“南派”一起成为中国玉雕四大流派。

海派玉雕从工艺品类、工具、用料、技法等方面,全面继承了中国玉雕的工艺传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大批玉雕精品。海派玉雕在继承中国古代玉器制作技艺的同时,适应着不同时期、不同产品的特点,逐渐形成了海派玉雕的文化特色。在制作时,先要对材料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也称“相玉”。审皮色、审料性、审瑕疵和审形势。随之根据“审”所掌握的基本情况进行设计,根据所构思的形象,绘出画稿和基本形态。琢是玉雕的主要步骤,对玉料表面进行清理,描绘粗稿,铊割取料、整体分割,平底定位、分割细部、描绘细稿、琢磨细部、精细修饰。最后将完成的玉器抛光。海派玉雕制作技艺代表人物有袁德荣、顾咸池、孙天仪、刘纪松、萧海春、关盛春、韩国卫,以及刘忠荣、倪伟滨、洪新华、于泾、易少勇、翟念卫等。

海派玉雕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纪念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中国传统玉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工艺的要求极高,目前已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834 木雕·紫檀雕刻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

海派紫檀雕刻工艺是中国传统红木雕刻艺术的一种。近代以来,海派紫檀雕刻艺人把西方雕塑技法巧妙融入到中国传统紫檀雕刻工艺中,从而使海派紫檀雕刻作品具备了鲜明的地区特色。

海派紫檀雕刻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发端于明代。最初的创始人屠诗雨的作品被时人称为“明朝一代妙技”。其传人屠文卿为清宫“造办处”所赏识,所作“苏式”紫檀雕刻工艺有着很高的造诣。清末民初,屠敬书在上海老城厢开设红木作坊,擅小件,尤精紫檀雕刻工艺。其子屠汉民从小随父研习紫檀雕刻技艺,后赴美留学,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精通西方雕塑艺术,其作品是海派紫檀雕刻工艺与西方雕塑艺术融会贯通的典型范例。如今,屠氏后人继承了祖上的“紫檀基因”,留学归国后落户沪上,潜心从事紫檀雕刻工艺创作,尤其擅长制作大件的紫檀雕刻作品。

海派紫檀雕刻对传统的刀具进行了改革,使之能够适用于材质坚硬的紫檀材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达到了高标准的特殊工艺目的。海派紫檀雕刻作品题材广泛,技艺精湛,刀法秀丽明润,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423 徽墨制作技艺(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黄浦区

曹素功于清康熙六年(1667),在安徽歙县岩寺镇创设曹素功墨庄。其制墨技艺有炼烟、和料、制墨、模雕、翻晾、描金等,至今传承十三代,绵延三百余年。

同治年间(1864),曹素功墨庄从苏州迁居上海。上海的大都市环境及海派文化的影响,使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开始创新,发展成具有海派特色的制墨技艺。从第九世孙曹端友开始就为海上书画名家定版制墨,而书画家也纷纷参与绘稿设计。由于墨模的镌模成为二度艺术创作,墨面的艺术风格与海派书画形成了同步,海派徽墨应运而生,相得益彰。1958年,上海制墨业胡开文、詹大有、查二妙堂等坊号归至曹素功一家,曹素功成为当代“海派徽墨”的代表。

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老艺人的减少和后继乏人,生产工具损蚀(特别是明清的老墨模)及原料供应不足,墨锭市场消费群减少而逐渐衰落。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已有失传的危险,现存珍稀的明清时期墨模亟待抢救和保护。

907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闵行区

上海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20世纪初,城隍庙大街(今方浜中路)、五马路(今广东路)、六马路(现北海路)一带集聚了几十家乐器作坊。1956年,上海民族乐器业全行业实行合作化,其中86家民族乐器制作坊合并成为上海民族乐器合作社。1958年7月,合作社组建为集体所有制的上海民族乐器一厂。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融入了历史、色彩、美学等元素,结合了造型、雕刻、彩绘、镶嵌等多种工艺手法,具有突出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民乐一厂聘请民乐界著名人士作顾问,对产品工艺、音质等方面进行指导、鉴定,使产品等级有了实质性提高。制作技艺的精湛,也让上海的民族乐器屡获殊荣,曾多次荣获国家轻工业优质产品和上海市优质产品奖。

民族乐器制作因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工作较辛苦,面临制作人员年龄偏大,后继乏人的状况,现已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仍需进一步努力。

相关推荐

不让技艺变记忆 荆州非遗购物节圆满落幕

在本次非遗购物节上,还有众多嘉宾到现场助阵。在昨晚的直播中,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大香也来到直播间,为市级非遗项目民间绣活助力,并化身模特,现场走秀,为绣活文创产品带货;现场当起绣娘,学习展示刺绣技艺。

资迅 148 2024-05-08

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次仁罗布讲述钦孜派唐卡:在传承中弘扬古老技艺

勉唐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旦巴绕旦在看到这本系统的唐卡教学书册后曾说:“这本书的面世,不光对学习钦孜派绘画技艺的人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对所有流派唐卡的学习者都会起到很大帮助。

资迅 94 2024-05-03

再获世界级认证!桂林这项非遗技艺绝了

据悉,这已不是桂林团扇第一次获得世界级的认证了。2014年,另一位桂林团扇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邱广初的“指尖上的桂林”插丝团扇获得了当年联合国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丝竹桂林”获2016年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

资迅 56 2024-04-26

深职大举办职业院校青年学生传承非遗技艺作品展

此次展览由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办,由深圳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支持,邀请了全国20余所职业院校参展。

资迅 61 2024-04-18

“绣”出你的美丽——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绒绣”培训班开始招募了

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绒绣”培训班即将开班了,本次为初级班,我们在2个分馆、6个街镇共设8个培训班,快来看看有没有一个在你身边!1、浦东文化馆培训点培训地点:洋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洋泾街道巨野路717号)408手作坊1、2023年4月18日至

资迅 74 2024-04-07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