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遗传承人俞樟根携央视走访剡山小学了解竹编技艺传承

资迅| 2024-01-28| 0

4月28日,剡山小学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他是首批嵊州竹编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俞樟根。他进入剡山小学的“剡编竹艺”课堂,深入了解了剡山小学开展竹编课进行竹编技艺传承的情况。随同俞樟根老人一同到访的还有央视专题纪录片栏目组的记者,对俞樟根老人的到访进行了全程跟踪拍摄。

走访活动中,学校竹编教室负责老师骆玲萍,向俞樟根老人认真介绍了学校开办“剡编竹艺”竹编课的情况,并向到访来宾展示了学生手工编织的竹编作品,并对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向俞樟根老人虚心讨教经验和方法。俞樟根老人饶有兴致的查看了学生一件件“稚嫩”的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后,他还为学校“剡编竹艺”课的学生生动讲述了自己的“竹编记忆”和“竹编情怀”,勉励同学好好学习,为嵊州竹编技艺的传承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学校校长周幼红全程陪同参与了走访活动,向俞樟根老人和到访的来宾认真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和竹编技艺传承的情况,将“剡编竹艺”课的校本教材赠送给到访来宾,并陪同他们参观了学校竹编工艺品展示廊。周校长表示,希望通过学校“剡编竹艺”课的深入开展,将新鲜的“血液”织入竹编国家非遗传承人俞樟根携央视走访剡山小学了解竹编技艺传承,为嵊州竹编技艺的传承贡献学校的绵薄之力。

据了解,剡山小学竹编工艺传承班已经悄然走过了第二个年头,固定在每周三下午“快乐学习坊”时段开课。学校还专门聘请嵊州竹编老艺人为指导老师,这之中很多均是国宝级竹编艺人俞樟根老人的弟子,他们每周不辞辛劳来校亲自传授编织技艺。嵊州素有“竹编之乡”的美誉,学校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开拓剡山学子的课堂视野,为嵊州“非遗”竹编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剡山小学 黄泽明

相关推荐

江夏区非遗 揉、搓、捏、贴、刻、压、粘……陶艺非遗课程进课堂,江夏实小2000余小学生“玩泥巴”玩出花样

江夏区非遗长江网10月15日讯揉、搓、捏、贴、刻、压、粘……老师和学生一起感受千年陶艺传统文化。孩子们认真地看、仔细地学,泥块在他们的手中通过搓、捏等过程变成了器皿形状。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陶泥作品,虽然不是很精致,但孩子们都很开心。玩泥巴也

资迅 81 2025-02-06

湘西州溶江小学:多彩非遗进校园 别样活动庆“六一”

近年来,溶江小学充分发挥湘西少数民族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非遗进校园”内容和形式,将湘西苗鼓、土家摆手舞、苗画等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引入校园,通过传统非遗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落地生根”。

资迅 101 2025-02-04

【西工非遗】(三)老雒阳面食制作技艺(浆面条)

浆面条由此成为中原地区特别是河洛一带深受百姓喜爱的面食。洛阳浆面条简称“浆饭”,其核心元素是发酵而成的酸浆,上等的酸浆汤色乳白,稀稠均匀,酸度适中,口感幽香。浆面条有荤有素,做法多样。老雒阳面食制作技艺是洛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迅 101 2025-01-28

“老技艺”与“新玩法”碰撞出彩

全国多地依托文化馆、非遗传习所或在景区、街区等组织非遗市集、展演展示等活动,让“老技艺”与“新玩法”碰撞出别样精彩。在此举办的陕西省首届“守艺人”传统手工技艺非遗大展上,凤翔木版年画、安塞剪纸等55个三秦底蕴浓郁的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为人们呈

资迅 75 2025-01-21

“非遗传承人”闫强: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闫强表示,非遗技艺要守正创新,要传承和保护的是文化,对于非遗技艺的形式、内容的创新,并不会改变其本质,非遗传承人的使命就是要让非遗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资迅 146 2025-01-15
微信二维码